发布日期:2022-03-07 16:37:00 浏览:966
维生素 D 与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相关性研究
陈媚 1 . 边巴卓嘎 2 △ *
(1. 西藏大学医学院儿科,西藏 拉萨 850000)
(2.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西藏 拉萨 850000)
【摘要】目的:分析 25-羟基维生素 D与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 2019年 8月至 2021年 8月在本 院就诊的缺铁性贫血患儿及门诊健康体检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缺铁性贫血患儿 127例为研究组,门诊健康体 检儿童 12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 [25-羟基维生素 D、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血红蛋白 (HGB)]。根据研究组患儿不同缺铁性贫血程度分为轻度缺铁性贫血、中度缺铁性贫血、重度缺铁性贫血,比较各 组实验室指标。采用 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缺铁性贫血与 25-羟基维生素 D、SF、血清铁、HGB的相关性。结 果:研究组血清 SF、血清铁、HGB、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7例 患者中,81例轻度缺铁性贫血,35例中度缺铁性贫血,11例重度缺铁性贫血。中、重度组血清 SF、血清铁、HGB、 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均低于轻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血清 SF、血清铁、HGB、25-羟基维 生素D水平均低于中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铁性贫血与血清 SF、血清铁、HGB、25-羟基维生 素D呈正相关(P<0.05)。结论:25-羟基维生素D与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生有关,应加强 25-羟基维生素D水平 的监测,适当补充维生素D制剂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贫血风险的发生
【关键词】维生素D;小儿缺铁性贫血;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R556.3. R7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2)02-0005-04
Study on correlation between vitamin D and iron deficiency anemia in children
Chen Mei 1,Bian Ba Zhuo Ga 2 △ 1.Department of Pediatrics,Tibet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Lasa 850000,China
2.department of Pediatrics,People's Hospital of Tibet Autonomous Region,Lasa 850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25-hydroxyvitamin D and iron defificiency anemia in children. Methods:From August 2019 to August 2021,children with iron defificiency anemia and children with outpatient health examination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including 127 children with iron defificiency anemia as the research group,and 125 children with outpatient health examination as the control group. General data and laboratory parameters [25-hydroxyvitamin D、serum ferritin(SF)、serum iron and hemoglobin(HGB)]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children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divided into mild iron defificiency anemia,moderate iron defificiency anemia and severe iron defificiency anemia according to their different levels of iron defificiency anemia,and the laboratory indicators of each group were compared.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test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iron defificiency anemia and 25-hydroxyvitamin D、SF, serum iron and HGB. Results:The levels of serum SF、serum iron、HGB and 25-hydroxyvitamin D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ficant(P<0.05 ). Amongthe 127 patients,81 patients had mild iron defificiency anemia,35 patients had moderate iron defificiency anemia,and 11 patients had severe iron defificiency anemia. The levels of serum SF,serum iron,HGB and 25-hydroxyvitamin D in moderate and severe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mild group and the diff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ficant(P<0.05 ),and the levels of serum SF,serum iron,HGB and 25-hydroxyvitamin D in severe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moderate group and the diff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ficant(P<0.05). Iron defificiency anemia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erum SF,serum iron,HGB and 25-hydroxyvitamin D(P<0.05). Conclusion:25-hydroxyvitamin D is 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 of iron-defificiency anemia in children. The monitoring of 25-hydroxyvitamin D level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Appropriate supplementation of vitamin D preparations may alleviate the risk of anemia to a certain extent.
【Key words】 Vitamin D; Iron defificiency anemia in children; The correlation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减少的贫 血疾病,常见于小儿。较20世纪九十年代,现全世界 贫血率呈明显下降趋势,但年龄不足6周岁儿童贫血 率呈高水平状态。铁元素为人体必需微量营养素,是 维持机体部分酶功能正常运转的必需元素,也是人体 呼吸、转运氧、DNA合成、神经递质形成的关键因子。 为此,铁元素缺乏严重影响机体平衡。有研究发现, 缺铁性贫血与维生素缺乏有关[1] 。其中维生素D缺乏 及贫血均是常见的公共卫生问题,贫血具有全身各个 系统的临床表现和体征,例如疲乏、呼吸急促等,进一 步加重可能引发心脏、肾脏等慢性疾病。尤其对于儿 童青少年,贫血会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目前认为引 起贫血的因素包括营养不良,铁、叶酸、维生素B12等 造血原料缺乏。目前国内关于维生素D与缺铁性贫血 的研究较少,但国外有学者认为维生素D 与贫血也存 在一定联系。25-羟基维生素D是维生素转化的活性 物质,该物质水平高低能反映机体内血循环维生素D 的含量 [2] 。为此,本研究纳入127例缺铁性贫血患儿 以及125例门诊健康体检儿童为研究对象,检测小儿 缺铁性贫血患者的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旨在探讨 两者相关性,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缺铁 性贫血患儿127例为研究组。同期选择门诊健康体检 儿童125例为对照组。所有对象及家属知情,并签署同 意书。研究组男53例,女74例,年龄0.5~4(1.83±0.37) 岁,体重 7~20(11.13±4.94)kg;对照组男性 58 例,女 性67例,年龄0.5~4(1.84±0.38)岁,体重6~21(12.03± 4.87)kg;两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符合缺铁性贫血诊治专家共识中缺铁性贫血相关诊断标准[3] ;(2)患儿5个月~6岁;(3)血 红蛋白(HGB)≤110 g/L,血清铁蛋白(SF)<12 μg/ L, 血清铁≤60 μg/L;(4)外周红细胞小细胞低色素改变。 排除标准:(1)急性感染疾病者;(2)合并其他血液、 免疫缺陷疾病者;(3)研究前服用铁药物、维生素D治 疗者。 1.2 判断标准 缺铁性贫血程度标准[4] :(1)症状表现。面色萎黄 或苍白,头昏耳鸣,体倦乏力,心悸气短,食欲不振,伴 恶心呕吐等。(2)轻度为HGB 90~110 g/L,外周红细胞 小细胞低色素改变为红细胞体积缩小0~20%,中央淡 染区扩大10%~20%;中度为HGB 89~60 g/ L,外周红 细胞小细胞低色素改变为红细胞体积缩小20%~30%, 中央淡染区扩大 20%~30%;重度为HGB≤60 g/ L, 外周红细胞小细胞低色素改变为红细胞体积缩 小≥31%,中央淡染区扩大≥31%。 1.3 观察指标 所有研究对象接受实验室指标检测,包括25-羟 基维生素D、SF、血清铁、HGB。采集所有对象清晨空 腹外周静脉血10 mL,置于标准真空管内,置于37℃水 浴箱中30 min,3000 r/min离心5 min,分离血清。采 用北京普朗新技术有限公司的300A/X型全自动生化 仪检测血清铁、HGB水平。采用中翰盛泰生物技术公 司的800型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SF。采用定 量酶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所 有试剂盒购于上海原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完成数据分析。计量资 料用(x— ±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用[ n(%)]表 示,采用 χ 2 检验;采用Pearson分析检验缺铁性贫血 与25-羟基维生素D、SF、血清铁、HGB的相关性。若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比较 研究组血清SF、血清铁、HGB、25-羟基维生素D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研究组不同程度患者实验室指标比较 125例患者中,81例轻度缺铁性贫血,35例中度缺 铁性贫血,11例重度缺铁性贫血。中、重度组血清SF、 血清铁、HGB、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均低于轻度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血清SF、血清 铁、HGB、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均低于中度组,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缺铁性贫血与实验指标的相关性 缺铁性贫血与血清SF、血清铁、HGB、25-羟基维 生素D呈正相关(P<0.05),见表3。
3 讨论 近年来,人们生活不断优化,贫血人数逐渐减少, 但儿童贫血缺失常见的营养缺乏症,是全世界严重的 公共卫生问题,严重者危及生命。小儿缺铁性贫血起 病较缓,尤其是早期贫血不易发现,小儿常会出现精 神不振,手掌、唇、耳廓肤色白,烦躁、消瘦等症状后就 诊发现。铁元素是组成血红蛋白的必要元素之一,有 研究分析发现,铁缺乏对儿童系统功能、营养代谢功 能的影响远超过缺铁性贫血疾病本身[5] 。铁缺乏会使人体铁依赖酶的活性(如单胺氧化酶,对儿茶酚、5-羟 色胺、乙酰胆碱神经递质功能代谢)进行改变,影响机 体的认知、行为能力发育,导致儿童出现无法逆转的 智力发育障碍。若出现铁元素缺乏可能会影响神经递 质与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影响脑细胞发育不良[5-6] 。有 学者表明,铁元素的缺乏除了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 脑细胞发育等,还会改变红细胞形状,使其呈小细胞 低色素,引发严重病症。铁缺乏可能与铁摄入不足、 需求增加、寄生虫感染等均可导致。铁缺乏与性别、 季节、低摄入维生素D、阳光照射、皮肤色素沉着等因 素有关[7] 。缺铁性贫血与维生素D缺乏有关。维生素 D是维持人体代谢平衡的重要营养物质。资料显示, 25-羟基维生素D是组成维生素D的重要活性物质, 可能与儿童发生缺铁性贫血有密切联系[8]。 25-羟基维生素D与缺铁性贫血的发生机制尚 不明确,缺铁性贫血常规指标包括血清SF、血清铁、 HGB。血清SF是蛋白质外壳与铁核心形成三价铁的 复合物,贮存铁与结合铁能力强大,使机体中铁含量 平衡[9] 。有研究发现,在机体缺铁排泄机制病理状态 下,影响血清SF水平,使其增高,但缺铁性贫血血清 蛋白水平却呈下降[10] 。血清铁是指人体血液中与运 铁蛋白结合的含铁量,是人体必要元素[11]。HGB是指 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主要与氧结合,转运氧与二 氧化碳[12] 。对实验指标进行比较发现,缺铁性贫血患 儿伴不同程度的25-羟基维生素D水缺乏,血清SF、 血清铁、HGB指标下降。血清SF、血清铁、HGB是诊 断缺血性贫血的重要指标[13] 。研究根据患儿不同程 度的缺铁情况分为轻、中、重度缺铁贫血,中、重度组 血清SF、血清铁、HGB、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均低 于轻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血 清SF、血清铁、HGB、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均低于中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铁性贫血 与血清SF、血清铁、HGB、25-羟基维生素D呈正相关 (P<0.05),证实25-羟基维生素D与缺铁性贫血有关, 表明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的降低,可增加缺铁性贫 血疾病加重[14] 。维生素D与25-羟维生素D存在于组 织内,其中骨化三醇是维生素关键产物,可生成骨髓 红细胞,直接增殖,若25-羟维生素D呈低水平时,影 响红细胞生成,增加贫血风险[15] 。研究还发现,25-羟 维生素D低水平能诱导免疫细胞表达,25-羟维生素 表达不足,会降低机体免疫力,增加感染风险,诱导体 内发生炎性因子,影响机体铁调素分泌,影响肠道铁 吸收,降低转铁蛋白水平,从而影响红细胞生成,诱发 缺铁性贫血[16] 。儿童25-羟维生素D缺乏已被证实与 生活方式、营养等有关,因此应加强对家长关于维生 素D重要性的健康宣传,采取合理、有效措施改善儿 童青少年25-羟维生素D不足现象,例如增加摄入奶 制品量,多参加户外活动,补充维生素D 制剂等。 综上所述,25-羟基维生素D与小儿缺铁性贫血 的发生有关,应加强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的监测,适 当补充维生素D 制剂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贫血风险 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朱丹,李学臣 . 儿童营养性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合并 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治疗分析 [J].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 (9):35-38.
[2] 孙嘉遥,朱学涛 . 缺铁性贫血青少年女性维生素 D 缺乏 症发生率及其与铁代谢指标的相关性 [J]. 中国血液净化, 2021,20(1):30-33.
[3]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红细胞疾病(贫血) 学组 . 铁缺 乏症和缺铁性贫血诊治和预防多学科专家共识 [J]. 中华 医学杂志,2018,98(28):5-8.
[4] 张晓颖 . 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应用血液检验鉴别诊断 的临床分析 [J].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9,8(3):13-17.
[5] 卢佳希,陈竞,李敏,等 . 2010~2012 年中国成年女性贫血, 维生素 A 和维生素 D 营养状况 [J]. 营养学报,2020,42(4):325-330
[6] 黄英,孙博,夏钟意 . 缺铁性贫血患者血清红细胞生成素 铁蛋白等相关指标及 T 淋巴细胞水平的检测及分析 [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3):19-21.
[7] Lionetti E,Galeazzi T,Dominjanni V,et al.Lower level of plasma 25-hydroxyvitamin D in children at diagnosis of celiac disease compared with healthy subjects:a case-control study[J].Journal of Pediatrics,2020,11(14):224-228. [8] 黄金华,鲁翠红 . 非体力劳动健康体检人群血清 25 羟维 生素 D 水平与糖脂代谢的相关性 [J]. 海南医学,2019,30
(8):990-993. [9] 黄玲,谢琪,杨潍嘉,等 . 营养干预对地中海贫血儿童营 养状况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J]. 广西医学,2020,42(16): 2084-2087.
[10] 嵇海权 . 贫血鉴别诊断中血常规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 [J].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20,9(2):66-67.
[11] 王汐蕊,余晓丹,张丽珊,等 . 健康学龄前 351 名儿童 25- 羟维生素 D 水平及影响因素 [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0,28(10):1101-1105.
[12] 白萌萌,李文,孟林,等 . 血 25- 羟维生素 D 检测对新生儿 早发型败血症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J]. 武汉大学学报: 医学版,2021,42(1):136-141.
[13] 倪子琴,陈保德 . 儿童青少年 25- 羟维生素 D 缺乏与贫 血发生的关系 [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8,28(11): 990-993.
[14] 胡贻椿,陈竞,李敏,等 .2010—2012 年中国城市孕妇贫血 及维生素 A、维生素 D 营养状况 [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7,51(2):125-131.
[15] 丁慧思,王虹,陈杰生,等 . 深圳市 3~4 岁儿童维生素 D 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20, 37(5):507-510.
[16] 张海艳,唐朝亮,宋文仕,等 . 维生素 AD 联合铁剂治疗 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效果 [J]. 临床与病理杂志,2020,40 (4):882-886. (收稿日期:2021-11-12)
备案号:湘ICP备2021013067号